2016 年,内容付费的大门打开之后,人们仿佛发现了“新世界”。内容创业者的偶像变成了畅销书作家李笑来、著名财经记者李翔、嘴上功夫了得的马东和胡渐彪、中国最知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,通过平台运作、舆论宣传,他们以单个栏目营收上千万元的成绩告诉这个时代,内容付费的风已经吹起。
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大咖,在微信、微博出现之前已经久负盛名,无论是在一个小圈子还是在大众面前,他们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显得顺利成章。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,那么自媒体人呢,在这一波内容付费的潮流中,他们有什么机会?
我们发现,其实自媒体人的付费内容尝试早已有成功案例。一切才刚刚开始,但未来已经发生。
内容付费,到底用户是为什么买单?
“Spenser,很多人认为现在大部分付费内容仍然是鸡汤,你怎么看?”
“有道理啊。但是鸡汤可能比所谓的干货更有用,很多道理其实大家都懂,我们做出改变缺乏的只是一个推动力。”
的确,要自律、多读书、健康生活、时间管理,这些观念我们早已熟稔于心,如果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,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,只消动动手指就可以有各种免费的教程。让我们书到用时方恨少,三月不减肥、四月徒伤悲的,不是因为缺乏方法,而是缺乏让我们开始行动并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回答问题的Spenser,本名陈立飞,其同名公众号“Spenser”已经有 50 万粉丝。就在前几天,他在自己公众号上推出的单价 699 元的课程《 15 天写作技能升级》,有超过 3000 人订阅。也就是说,一门课程营收 200 多万。
截至 3 月 2 日下午 7 点,第一课收听人数已有1. 7 万次
问题的提出,首先源于我对“内容付费”和“知识付费”两个概念的思考。我们在为各种专栏、课程、音频、讲座等等付费的时候,是在为“知识”付费吗?关于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,相关的哲学著作恐怕能够摆满几个书架。
虽然我们不可能在这里给出清晰的定义,但我认为知识至少要有两个标准:
第一,客观的而非主观的。知识不能是“我认为”的东西。
第二,确定的而非流变的。知识不能是今天正确但明天就错误的东西。
如果以这两个标准来判断,那么我们今天为之付费的东西称之为“知识”是存疑的,以知乎live上的热门精选讲座为例:
除了《撕碎“宫颈糜烂”的骗局》可能主要以相关的医学和生理学知识为主之外,其它的都是个人经验、技巧和实践心得。在客观性和确定性两个维度,基于个人经验的认知都存在巨大的局限性,因而很难称之为知识。纵观各种内容付费平台上的内容,基本如此。
大学教材上的内容更加符合严谨的知识定义,但是用户就是会为此类难以称为“知识”的内容买单,为什么?
很多人认为,我们是为知识的焦虑买单。很明显的是,为内容付费的这波用户并不是抱着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的求知心理买单的。很多人买完书不开封就扔到一边,付费专栏看几期就再不打开,他们图的只是付费一时爽,潜意识中认为,付完钱问题就解决了。付费的冲动来自于长期不读书、不学习产生的知识焦虑。
但细想之下,知识的焦虑又是来源于什么呢?并不喜欢追求真理的国人,希望获得的无论是什么,但肯定不是知识。用户付费,是希望通过一次学习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获得一个技能。再往下想,我和Spenser得出一个结论:
内容付费兴起的或许来自于我们对命运的焦虑。